第三百八十五节 八尺的野望续-《临高启明》


    第(2/3)页

    眼见着这里的食材还算丰富,不由得先盘算起自己的在这边的小日子如何安排的问题了。

    从这里望出去,可以大概的看到魏八尺的领土的全貌。虽然市政厅十分之堂皇,〖广〗场、道路和码头也是有模有样。但是放眼到整个高雄市就是一个硕大的棚户区á郇d只不过是建筑规整的棚户区。占据了高雄市主要面积的建筑是成排成排的毫无修饰的涂着煤焦油的高脚木屋。其中散步着一些零星的二层木屋。台湾多台风、地震、多泥石流,这种木屋比较适应环境。

    整个高雄市周围被土垒、竹栅和壕沟围起来,沿线是木头修建的茅草顶岗楼。以这样的城市为中心,周围已经开辟出了一些农田和种植园。可以看到还没完工,略显凌乱的公路、壕沟和渠道。在沿着道路延伸出稍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几个居民点á郇d新建不久的标准村。

    说到“像个城市”的地方,只有这个市政厅、码头和城市西北面城门外一条商业街道。

    再往外面。就是大片的荒芜的平原了,大多数植被还是原生态的。坐在这样一个城市〖中〗央的欧洲式的市政厅楼顶,穿得整整齐齐的喝着冰镇的柠檬水,身边还有女仆仆役伺候。颇让元老们人恍然有了英国人在殖民地感觉。

    然而他们开垦的地方实在少得可怜。除了他们所在的一片地,就是开发出来的农田在楼顶上看来也不过是荒原上茂密植被皮肤上的一小片疤痕而已。海滩上长满了红树林。到处是茂密的榕树、苏铁、竹子……

    单从旅游的角度来看,他们现在所看到的正是一片小资们热爱的热带海滨的原生态美景。但是这几个人一个个都觉得忧心忡忡,压力很大。

    要把这个中世纪早期欧洲城市摸样的所谓高雄市建设成台湾的首府,连接东北亚与东南亚的区域中心城市,海军基地,政治、经济。文化、工业中心,开拓台湾的出发阵地。不知道还得有多少年?

    一群人推杯换盏,席间问起高雄这里的开发事宜,魏八尺不免又叹了一番苦经。经过他的不断争取,分配给他可以就地安置的移民人数指标已经扩大到了一万人。这让他在第一波登陆的台南农垦联队的基础上总算有了更大的基本队伍。

    但是人多之后,任务也加重了。这一万人净化完成之后都要安置,按照文总的标准村配置到各个居民点,建立起集约化的国有农场。魏八尺知道农委会虽然没有下达垦荒目标,但是高雄面对的是广阔的嘉南平原,在旧时空就是台湾最主要的农业区,从上到下对这里的农业期待值是很高的。自己如果折腾了一年没拿出结结实实的业绩来,这个高雄市长也不用干了。

    魏八尺盘算了好几次,给自己的指标是到1632年年底完成开垦荒地三万亩。

    这三万亩耕地,换算到他的一万人口上,就是每人在半年时间里要开垦三亩地。

    这对于全部是生地,植被茂密的原生态土地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á郇d特别是这里的植被非常发达,防火烧荒之后用牛犁地都经常出现牛力不够的状况。不得不依靠人工锄地翻地。

    “……开荒种地是个力气活,又费工具。我这里除了台南联队装备齐全,给我的一万人指标我都没工具给他们……”魏八尺说“白羽说给我几台蒸汽拖拉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幸好冯宗泽还够朋友,企划院批给我的马和牛算是立刻就送来了。”他说着眺望着城市外面的农田“要有拖拉机就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