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郑成功的宏图-《伐清1652》
第(2/3)页
郑成功如今被天下英雄争先拉拢,孙李要和他联姻,虽说他女儿还不满十岁;清廷要和他议和,尽管他屡屡拖延,把顺治皇帝当猴耍;永历还派了密使前来,要给他封王,但他并不接受;如此局势,可谓是一时无两,风光无限!
当然了,郑成功并不是这般志短之人,他之所以只称赞了周全斌,无视其他人,并不只是因为对方马屁拍得好,而是这人真真是当前郑军中一等一的军事人才,两句话就把当前的天下大势说得明明白白了。
而郑成功能被各方拉拢,也确实是因为他已经成了影响战局走向的最关键之人。不然,孙可望又如何会提出要和他联姻?
郑成功领着几个心腹,又在演武场看了一会,等到亲兵来报,永安伯黄廷已经回到军中之后,他才带着众人离开演武场,进入了军议室中。
黄延奉郑成功的命令,前往广东打探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的最新军事部署,此番刚刚回到厦门,由于军情紧急,还来不及休息,便直接来到了军议室。
黄延在军议室内和诸将简单寒暄了几句,郑成功便已经带着冯澄世,周全斌,甘辉等人走了进来。
黄延带着诸将朝郑成功拱手抱拳行礼,随后便开始了汇报军情。只见他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指着桌面上那张“抽象派”地图湖南的方向道:
“将军,孙可望集结了十几万大军,准备明年二月展开针对湖北,江西的攻势。根据李定国军中之人透露,第一波攻势或许将在武昌和岳阳之间的山区,以及荆州两岸。主要路线为羊楼-咸宁,公安-江陵,末将预计羊楼一线为主攻,江陵一线为佯攻牵制。
洪承畴在湖北构筑了多座坚城,应该是打算死守不出,消耗孙可望大军的军力,迫使其最终撤兵。但目前末将还未探知到孙可望的进一步计划。
而由湖南发起的进攻,武昌一路动用的主力大军为孙可望的殿前军,其亲任主帅,白文选,贺九仪,卢名臣,还有一个叫做马宝的为主将。江陵一路动用的主力大军为李来亨的顺军余部,麾下主将为袁宗第,党守素,塔天宝等人。
而广东方面,据消息,李定国也集结了六七万大军,如今似乎要在惠州,潮州二府北部发起攻势,袭击清军防守薄弱的九连山地区。
但末将认为这可能只是李定国的障眼法,他最终的目标应该还是南安,只是清廷方面,驻守江西的是酋王岳乐,此人初入沙场,可能难以揣度李定国的诡计。”
郑成功听罢,忽然打断道:“不要小瞧了鞑虏的小皇帝,岳乐此人虽然年轻,但能在这种时候被委以重任,必然是有过人之才的,区区一战,难以见真章。”
郑成功也听说了岳乐在醴陵城外的那一战,他一眼就看出了孙可望的捷报有虚张声势之嫌,在和清廷议和使者见面的时候,打探到了关于岳乐的不少事迹,对于岳乐这个被如此重用的满洲亲王,一点不敢大意。
黄延点了点头,又继续道:“李定国麾下精锐兵马虽多,但清廷在江西的兵力亦十分雄厚,如果将军不出手,福建的清军也有可能从东面威胁李定国,迫使其分兵防守。末将预计李定国此次大战,在广东除了能够牵制数万清军之外,难有其他作为。”
其余诸将听罢,纷纷点头,大家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黄延看了一眼郑成功,得到了对方的肯定之后,又继续说道:
“末将预计此次大战的主战场将是武昌-荆州一线,孙可望攻,洪承畴守,江西方面岳乐需要同时防范湘东,粤北,应该难以分兵支援。但若是孙可望不能在天气转凉,北京之清军主力南下之下拿下武昌或者荆州,局势对他来说将会十分严峻。此战若是不胜,孙可望一年之内再难发起新攻势。
而且,以清军目前在湖北,江西,福建的兵力,若是将军不出手,岳乐必能在九月底天气转凉之后将部署在江西东面诸府的兵力西调支援武昌,孙可望要想以一己之力,六七个月内攻破坚城,只能说是难于登天,几乎不可能。”
郑成功听罢,右手托着下巴,在诸将面前左右踱步。而诸将见状,知道是郑成功在思考今后的战略,也无人敢出言问询,便是黄延汇报也停了下来。
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几乎可以说决定了抗清大业的未来,若是所有人一同用力,清廷将会面临四川,湖南,广东,福建,舟山五个战场的进攻,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可若是郑成功和李定国另有心思,那局面对孙可望而言,就会十分被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