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预计六月底,便可自明州发漕船两百艘,运数万石漕粮至海州、密州靠港。 第二封,则是来自京东都路转运使熊本,时间是在七月中旬。 熊本报告,明州的海船在海州、密州靠港,已得漕粮数万石。 同时,熊本还言,六月已奉圣旨,将京东都路本地的常平粮,自徐州沿汴河北上,输往汴京。 如今,总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石。 所以,熊本乞官家催促明州,尽快将漕粮通过海路运到海州、密州。 他好将之前从京东路各州常平仓里调出来的粮食还回去。 这看的文彦博,是真的傻掉了。 明州的陈睦,通过海路,从产粮地的两浙路,直接跳过淮南路运河,直接送到海州、密州。 而京东路的熊本,则把京东路的粮食,从徐州起运,运来汴京。 换而言之,这就是两浙路和京东路,完成了联盟。 他们甩开了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通过海路完成了漕粮的运输。 难怪,即使淮南路六月大旱严重,有些地方漕船完全走不动了。 但汴京城每天都有漕船进来。 感情这些漕船,根本不是从江浙来的,而是从京东路的徐州来的。 更要命的是…… 文彦博很容易就能想到一个问题。 既然明州的海船,能运到海州、密州。 那能不能运到河北的滨州、沧州呢? 肯定可以的对吧! 无非就是多走一段海路! 这样一来,河北的军粮,就有了保证了! 这样想着,文彦博就看向冯京。 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是个怎么情况? 他们怎么就哑巴了? 难道,他们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公忠体国,能为国隐忍的义士? 怎么可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哪怕在汴京城中天子脚下,尚且有三班吃香,群牧吃粪的说法。 远在江淮的漕司情 弊,远胜京城! 文彦博可是听说过,一个管水闸的小官,一年下来,也能捞到上千贯的利市。 这两浙路和京东路,都快把锄头挥到人家墙角跟下了。 漕司还能安静如鸡? 这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文彦博正在冥思苦想,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司在搞什么的时候。 坐在他身前的韩绛,似乎是听到了文彦博和冯京的议论。 他扭过头来,低声道:「太师不知可关注过汴京近来的物价。」 「嗯?」 「近来汴京的豆类价格大涨,盐价虽然没怎么变,但百姓买的盐的质量却越来越好了……」 「太师若是有空,去市集看看,粗盐、劣盐,已越来越少,白盐、好盐越来越多。」 文彦博听的莫名其妙,他看向韩绛。 韩绛低声道:「汴京新报,从六月甲辰开始,就连续刊载了,沈存中的几篇格物致知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沈存中言,其已通过格物,格出一个道理来。」 文彦博想了起来,他有些印象,于是问道:「以豆浆点粗盐,析出精盐之法?」 韩绛颔首,道:「正是此法。」 「如今,此法已传至整个开封府,甚至在河南、京西、京东等地广为人知。」 「因为此法,汴京的石炭用量,在六月之后不断增长。」 「如今,天下人皆在用豆浆点粗盐,以制精盐。」 韩绛说到这里,就不再说话了。 文彦博听着,喃喃自语:「六月甲辰?」 这不就是当今天子欲恢复蚕盐法,命都堂商议定下条例的日子吗? 而正好在这个时候,汴京新报,连续数日,刊载沈括格物致知的文章,正好沈括格出来了一个用豆浆点卤,让粗盐变成精盐的法子。 而这个法子,用在什么东西上最合适、最恰当呢? 显而易见,必须是杂质更多,价钱更低的海盐! 闭环了! 文彦博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 他好像大概看过,汴京新报不断报道的登州鱼干。 他在好奇之下,命家人买回来,吃过几次。 如今,已经迷上了鱼干,特别是登州那边用大海鱼的鱼鳔,晒干后制成的所谓‘鱼胶"。 那软糯的口感和很容易消化的特征,让他一吃就喜欢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