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冲着搞垮寺庙质库,然后自己来做这个买卖! 拦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现在质库拦着这些人发财,这些人能不把质库往死里整? 金总持瞧着这些人,叹息了一声,道:「尔等都回去,清点一下财帛,然后各自报上数额。」 「能报多少就报多少千万不可吝啬。」 「另外,再额外拿出一笔钱来……作为贫僧以及天吉祥(此人是日称的弟子,也是天竺人)、显超等僧,下月南下淮南,为众生祈福、超度、解厄并安抚之用。」 他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剩下的就看这些人的运道和诚意了。 反正,金总持感觉,这一次,汴京的这些主持、僧首们,多半是熬不过这次风波的。 能留个体面就不错了。 …… 福宁殿。 赵煦拿着笔,临摹着冯景近来,在汴京的市面上,为他购买回宫的米芾真迹《中秋帖》。 这是米芾临摹的王献之的真迹的摹本。 上面还有着宝晋斋的落款。 算是米芾年轻时的作品,虽然还没有达到其晚年书法出神入化的水平。 却也是难得的绝品。 这样的书贴,若在现代,起码价值千万以上。 但在现在,因为米芾的名声,还不够响亮。 所以很便宜——冯景一共买回来了十几件米芾的真迹书贴,总共才花了不到五百贯。 说起米芾,这位苏轼的好朋友在去年年底,就主动请求前往登州为官。 然后就如愿以偿了。 如今,在以承议郎,为登州通判,终于和苏轼一起搭班子。 说起来,现在的登州,可谓是群星璀璨。 主政的是苏轼,通判是米芾,推官则是张舜民,对,就是那个作品经常被人和苏轼混淆的张舜民。 此人的嘴巴,也和苏轼一样臭。 总是大大咧咧,喜欢直抒己见。 所以,仕途坎坷,经常被贬。 好在他有个好恩主——去年高遵裕临终遗表,向赵煦推荐了他。 赵煦就随手将之安排去了登州,与苏轼搭班子。 不止如此,登州下面的官员,也是文章璀璨之辈。 文登县知县是秦观,蓬莱县知县是李格非…… 赵煦感觉,几百年后,登州不仅仅可以和常州、眉州一起抢苏东坡故居。 还将拥有无数纪念馆。 就现在的这几个人,就够登州旅游吃上好几年了。 关键,还有人在蠢蠢欲动,想要追随苏轼。 典型的就是黄庭坚、晁补之这些苏轼迷弟。 此外,晏几道,听说也打算去登州玩玩。 再算上,可能会在休假的时候,去登州看望苏轼的苏辙、苏颂、孙固、张方平等人。 总之,只要苏轼在登州,赵煦感觉,很快就可以集齐元祐时代的一半文脉了。 这就是文豪的恐怖影响力和其IP的巨大效力。 都不需要赵煦动员。 那些崇拜苏轼的官员、文人,以及想当榜一大哥的富商,就自动自觉的跑了过去,顺便带去了海量的资源、财富和人力。 一个苏轼放在登州,相当于给赵煦节省了一百万贯以上的宣传、动员和建设费用。 所以啊!还是得想办法,让他去崖州、雷州走一遭。 不然海南人民怎么办? 要不,想办法让他骂一顿朕? 或者,挑他文章的错,玩一把文字狱,事后再假惺惺的原谅、赦免? 想了想,赵煦觉得这有些狗,还是等苏轼的登州任期结束回朝的时候,和他好好商量商量。 大不了,给他***嘛! 一副字帖临摹完,赵煦放下毛笔,回过头来,就看到了石得一出现在他身旁。 「有事?」赵煦问道。 「回禀大家,今日探事司的简报已经出来了。」 「哦!」赵煦伸手,石得一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呈递到了他的手上。 简报,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 让探事司,汇总每天情报,然后简要的将情报重点提炼成一句话。 遇到感兴趣的就问石得一,其他的就扫一眼就可以了。 (本章完) 免费阅读.